昨天,從《中國將軍政要網》上看到一篇署名“雪野戰士”寫的《〈裁軍30萬,民政部門應開辟移交安置綠色通道〉——遼寧已成軍隊退休干部安置惡夢》的“檄文”。
說實話,凡是當過兵或目前仍在部隊服役的軍人看過這篇文章一定會“義憤填膺、同仇敵愾”。倘若果真如作者所寫那般,確實應該引起有關領導、有關部門高度重視,并采取相應措施予以糾正和處理,真正為返鄉軍人開辟一條“綠色通道”。
相比而言,看來我們還算是幸運的。
我曾經也是一個當了近40年兵的老戰士,按照國家政策規定,今年就該移交地方民政部門,近段時間正在辦理相關手續。我要安置的地點是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。從上月中旬部隊政治機關通知我,帶我到民政部門報到,到今天為止,所有關系全部辦結,只就經歷過三次,每次也就幾分鐘,最長也沒超過1個小時時間。
第一次是去高新區基層治理和社會事業局,是由總隊政治部干部處同志帶著的,與我同批移交的還有幾位曾經一個部隊的戰友。該局負責接收我們的是一位姓劉的女士,她很客氣,很熱情,也很熟悉工作流程。我雖然去晚了一點,她該交代的都向大家交代了,但事后又專門向我作個別交代,幫助辦理行政、供給等關系。完了還主動留給我們聯系方式,添加微信,并現場為當天移交的7位軍隊退休干部建起了一個群,她為群主。同時還承諾,移交辦理手續期間,你們如遇到什么困難,需要幫助、咨詢的,請別客氣,隨時可在群內呼叫,我一定為大家服務好。迄至今日,這個群聊平臺還保持著,活躍著,為我們熱情服務著……
?
第二次是去高新公安分局上戶口。從18歲從軍,幾十年“南征北戰”,我幾乎沒有“戶口”這個概念,我家的戶主從來就是娃兒他媽。退役了,終于能夠有個固定的正式地方戶口、辦理身份證、護照等,對我來講還是覺得挺新鮮和激動的。來到高新公安分局辦證中心大廳一看,傻眼了,成都公安推行了“微戶證”,還要在微信上預約辦證時間,否則,你根本就拿不到號、辦不了證。老實說,當時我也很郁悶,覺得現在辦個事情咋就這么難呢?公安機關還要追趕時髦搞個什么“微戶證”,是不是有些別出心裁、多此一舉了?想法歸想法,牢騷是牢騷,事情總還得要辦噻。在大廳拿了一張“說明書”,去咨詢臺詢問了有關要求,用手機加上了微戶證二維碼,再回到家里,按照說明逐條逐字對照,翻箱倒柜把身份證、結婚證、房產證、戶口簿等全部找齊,用手機把這些資料全拍下來,爾后按要求傳到微戶證平臺。呵呵,馬上初審就通過了。緊接著又在平臺預約辦理時間,敲定后按照約定日期和時段到辦證大廳取號、排隊,一會就ok了……
第三次是今天辦理轉接黨組織關系。上午9點多時我去了高新區管委會綜合辦公樓,到三樓詢問處咨詢了一下值班小妹,到取號機上拿了號,再去為接轉組織關系專門設立的1號窗口,幾分鐘就辦完了。之后,又去桂溪街道辦事處,把組織關系當面遞交給了區黨工委組織委員……。
從今天開始,終于結束了30多年沒有地方“戶口”和地方“身份證”日子,接下來還可以辦理“護照”,過上正常人、普通老百姓“說走就走”的生活,想起來還是挺興奮和感激的。
這么快,如此順利地找到新的組織、管理機構和實現身份轉變。在此,我不得不發自內心為我們開放、包容、高效、便捷的大成都、新高新點贊、點贊、再點贊?。?!
延伸閱讀:從部隊移交高新區一年了,一切都很習慣,因為“圈子”里面的人,許多都是成都地區曾經在解放軍、武警部隊服役的老戰友。高新區對軍休干部也特別關心,不僅建立了專門的微信群,隨時向我們宣傳政策要求,我們有什么需求也可以隨時在平臺“呼叫”,不論是8小時內還是外,也無論是節日和假日,負責聯系我們的劉然、閔華等工作人員都會不厭其煩地及時給予答復。
高新區基層治理和社會事業局還專門為我們舉辦有攝影、舞蹈、唱歌等培訓班,愿意的隨時可以報名參加。每年春節、“八一”建軍節等還要組織大家聚會、排練表演文藝節目,搞一次體檢,開展一次療養活動。置身于此,感覺與以前沒什么兩樣,仿佛心情也更加愉快和舒暢。